公告期限:即日起7天。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联系电话:0511-****5870
通讯地址:****中心生态环境窗口(扬子西路182号)
扬环审〔2025〕22号
关于对****长旺港务散货码头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
你公司报送的《****长旺港务散货码头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项目已取得**省投资项目备案证(扬审批备〔2023〕321号),项目代码:****。根据《报告表》评价结论和泰科****公司的技术评估意见,根据《报告表》评价结论,在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有关建议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你公司按《报告表》规定的内容建设长旺港务散货码头技术改造项目具备环境可行性,项目位于**市油坊镇长旺村。本项目对**港**港区长旺作业区一期工程散货码头区(5-8#泊位)4个3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进行技术改造,保留散货进口功能,增加散货过驳出口转运功能。主要吞吐货种为矿建材料,占用岸线长度381m,码头吞吐量为250万吨/年。本次技改不新增码头岸线长度,不改变原环评吞吐货种及吞吐量。
二、在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环境管理中,你公司须全面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和生态修复措施要求,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须着重落实以下要求:
(一)合理规划布局,减少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设计、建设、完善厂区给排水系统。码头面各类冲洗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码头冲洗、绿化洒水等,不外排,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20)中相应回用功能的水质标准。办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限值后,转运至**市****公司集中处理。
(三)施工期港区边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码头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
(四)工程设计中,应进一步优化废气处理方案,严格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确保废气的处理效率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本次评价港区边界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
(五)按“**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内容;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三、本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为:
(1)废水:
接管考核量:废水总量≤4198t/a、COD≤1.678t/a、SS≤1.049t/a、氨氮≤0.147ta、总磷≤0.016t/a、TN≤0.210t/a;
外排环境量:废水总量≤4198t/a、COD≤0.210t/a、SS≤0.042t/a、氨氮≤0.020t/a、总磷≤0.002t/a、TN≤0.063t/a。
(2)废气: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颗粒物≤4.47t/a;
技改后全厂:无组织排放颗粒物≤4.898t/a。
(3)固废:全部综合利用、合法处置。
四、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善其他相关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五、本项目应当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办理排污许可手续;申领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放污染物之前办理。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将自主验收情况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中填报公示。
六、按照《**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化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和生态环境部门规定的要求,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
七、按规定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按规定对预案进行评估修订。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对污染防治设施和项目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各类污染防治设施使用和维护保养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和安全事故。
八、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你单位应当对《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责。
九、**市******执法局负责该项目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及相关管理工作。
十、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治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文件批准之日起,如超过5年方决定工程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此页无正文)。
2025年4月23日
抄送:**市******执法局、**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