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0831MA1URNHW6M | 张** |
孙海勤 | **省**市**县 |
**县**镇工业集中区淮工路21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公司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 | |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D4415-D4415-风力发电 |
| **省**市**县 **县**镇 |
经度:119.19668 纬度: 33.12753 | ****环境局 |
| 2017-09-19 |
金环表复〔2017〕72号 | 无 |
| 46905.95 |
190 | **** |
****0831MA1URNHW6M | ******公司 |
****0113MA1MF49Q1F | **森力****公司 |
****0111MA7HCFAA7F | 2025-01-26 |
| |
2025-05-16 | 2025-06-16 |
| https://gongshi.****.com/h5public-detail?id=454990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安装单机容量为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约50MW,配置1台50MVA主变压器。 | 安装单机容量为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约50MW,配置1台50MVA主变压器。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无 | 风场的自然风作用于叶片的升力和阻力,转换成旋钮矩和轴向推力。扭矩再产生有用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功转换为电能,通过电力变压器升压后经过输电线进入升压站再输入电力网。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设场区给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场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项目场区内绿化,场区不设置污水排放口。回用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检修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委外处置。 2、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用有效减振降噪等措施,****风电场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排放;升压站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排放。按“减量化、**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 3、实各类固体废物特另是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升压站发生事故或检修时的废油暂存于事故池,并与风机、变压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和废抹布等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站区内贮存危废场所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在项目投运前完成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相当手续。 4、施工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施工期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施工期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用于农肥,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严禁直接排入水体。施工垃圾及时清运,严禁倾倒入水体。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5、合理布局风电机组,尽可能采用地埋式线路,减少架空线路长度。根据鸟类迁徙特性,优化风机轮毂高度设计**面布局,确保候鸟迁徙时的飞行安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类临时用地尽可能设在荒地或本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少占耕地,禁止占用生态红线区域。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尽可能回用,优化土石方平衡方案,尽可能减少取土量。 6、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环境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7、本项目升压站涉及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应另行开展相关环境影响评价。8、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9、按照《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本项****中心为起点,水平距离300米的噪声防护距离范围。该范围内目前无环境敏感目标,今后亦不得**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 1、升压站给排水系统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生活****处理站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站区无废水排污口。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检修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将委外处置,已签订处置合同,目前尚未产生含油废水。 2、验收监测期间升压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风电场周界环境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 3、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废油、废包装桶和主变事故油水委托****处置。升压站内已按要求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 4、建设单位施工期间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施工期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施工期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用于农肥,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未直接排入水体。施工垃圾均及时清运,施工结束后临时用地已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5、本项目不在鸟类迁徙通道上,风机叶片均涂刷警示色,防止鸟类飞行过程中发生撞击。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了相应的植被恢复,对区域植被没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土石方均已妥善处置。 6、《报告表》未提出需制定环境事故风险应急预案要求,已落实其他风险防范措施。7、本项目升压站已编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局批复。8、项目已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制定和落实了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按照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8、经现场调查,本项目300m噪声防护距离无噪声敏感目标。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用有效减振降噪等措施。 | 风电场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1类标准排放 | 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用有效减振降噪等措施。 | 验收监测期间,风电场周界环境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按“减量化、**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特另是危险废物的收集和处置措施。升压站发生事故或检修时的废油暂存于事故池,并与风机、变压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和废抹布等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站区内贮存危废场所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在项目投运前完成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相当手续。 | 运营期风机、变压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委托****处置。升压站内已按要求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合理布局风电机组,尽可能采用地埋式线路,减少架空线路长度。根据鸟类迁徙特性,优化风机轮毂高度设计**面布局,确保候鸟迁徙时的飞行安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类临时用地尽可能设在荒地或本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少占耕地,禁止占用生态红线区域。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尽可能回用,优化土石方平衡方案,尽可能减少取土量。 | 本项目不在鸟类迁徙通道上,风机叶片均涂刷警示色,防止鸟类飞行过程中发生撞击。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了相应的植被恢复,对区域植被没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土石方均已妥善处置。 | |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风机塔基附近播撒草籽恢复植被。风机叶片涂刷警示色,减少鸟类在飞行中碰撞风机的几率。 | 经现场调查,塔基周围植被生长良好。线路塔基及周边植被恢复情况良好。风机叶片已涂刷警示色。 |
/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