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
123********734861W | 董振友 |
周锦宇 | **省**市**区 |
**湖东路9号 |
****中心项目 | |
2021版本: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 Q8412-Q8412-中医医院 |
**省**市**区 **湖东路9号 | |
经度:118.32356 纬度: 33.9549 | ****环境局 |
2022-10-13 | |
宿环核审〔2022〕5号 | 无 |
3800 | |
802 | ****医院 |
123********734861W | **玖清****公司 |
****0105MA1MQU5T14 | **玖清****公司 |
****0105MA1MQU5T14 | 2025-05-06 |
2025-06-14 | 2025-07-11 |
https://www.****.com/article/show/1928.aspx |
** | 与环评批复相符 |
/ | |
医院在门急诊****中心,放疗中心内**一座加速器机房、模拟定位机房及辅助用房,在加速器机房内配备一台Infinity型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能量MV:6、10,最大剂量率:10MV:600cGy/min,6MV(3F模式):1400cGy/min;电子线能量MeV:4、6、8、10、12、15,最大剂量率:1000cGy/min)用于肿瘤治疗。 | 与环评批复相符 |
/ | |
肿瘤治疗 | 与环评批复相符 |
/ | |
定期检查辐射工作场所钥匙控制,门机联锁,加速器控制室内、迷道内和治疗室内屏蔽墙合适位置的急停开关,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监控装置,对讲装置,固定式报警装置,通风装置,机房内紧急开门装置,防夹装置,加速器机房电缆线布设采用地下型穿墙管道等安全措施,确保正常工作。 | 医院在加速器机房防护门外设置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加速器设有辐射安全系统,主要包括防护门联锁、紧急停机开关、警告装置、监控和对讲装置等 |
/ | |
1、严格执行辐射防护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受照有效剂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相应的剂量限值要求;2、建立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辐射安全防护与环保管理机构或指定一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3、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时须随身携带辐射报警仪和个人剂量计;4、配备1台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和3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定期对项目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每年请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周围辐射水平监测1~2次,结果报生态环境部门;5、发生辐射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在1小时内向所在******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6、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须及时向我局申办相关环保手续,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并经自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 1、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最大为0.053mSv/a,公众年有效剂量最大为0.006mSv/a,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的剂量限值要求和项目管理目标中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5mSv和0.1mSv的限值要求;2、医院已成立辐射安****小组,已制定一系列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维护检修制度》《医用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制度》《台账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辐射环境监测、个人剂量监测方案》等制度;3、本项目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均已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和职业健康体检,均佩戴了个人剂量计,每季度****控制中心监测;4、医院配备了1台辐射巡测仪和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控制室安装了1套固定式辐射监测仪,医院已委托有资质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并于每年1月31日之前与年度评估报告一起上传至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5、医院已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6、医院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